热点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让劳动者创新创业“到了高新区最高兴” 高新区发布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区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9-04

        推动技能成才“零门槛”,外地户籍劳动者与本地户籍人员同等享受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支持职工提升学历水平层次,提升至本科学历给予3000元补贴,研究生学历给予5000元补贴、实施政策性租赁住房三年计划,累计筹集3100套以上小户型(单间面积30平方米左右)、低租金(市场租金70%左右)政策性租赁住房,解决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及新落户大学生的住房困难……日前,为更好地培育和吸引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选择高新区、融入高新区、筑梦高新区,高新区出台了《苏州高新区建设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高新区将打造“就在苏州、乐享高新”的区域性服务品牌,以更好的推进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就业创业新高地

增强“引人”新动能

        为了增强“引人”新动能,《方案》中明确,高新区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扩就业。落实重大产业就业影响评估制度,明确重要产业规划带动就业目标,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就业岗位质量数量。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抢抓新基建,新消费发展机遇,着力构建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全方位提升劳动者就业首选度。先进制造业领域,提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5G、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等产业就业需求。现代服务业领域,扩大研发设计、采购结算、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岗位。

同时,高新区强化政策扶持稳就业。进一步加大稳岗返还力度,外地户籍劳动者同等享受就业创业服务及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稳定就业补贴范围,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建设高新区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两年内遴选10所以上全国各类职业(技工)院校与区内企业展开校企合作,吸引技能人才来区就业。进一步强化对口扶贫地区的帮扶力度,更好的落实扶贫政策兑现,两年内建立苏州高新区“铜仁•万山之家”4家以上,切实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跟踪服务。

此外,高新区还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为创业者提供能力提升、载体孵化、典型激励等全流程、系统性服务,打造最优创业生态。构建校园引才、社会引才和海外引才“三位一体”的引才服务体系,通过海内外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技联“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接会、青年就业创业分享会、“校园苏州日”等活动,全面宣传推介苏州高新区“双创”环境。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工作站(创业心灵驿站)作用,开展好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创业项目路演、青年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为青年初创企业和项目提供挂牌展示、投融资对接、培训沙龙等综合服务,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营造最浓创业氛围。

 

实施技能提升新工程

形成“育人”新机制

        为鼓励劳动者提升技能,《方案》中规定,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每年支持领军人才(团队)200个以上,单个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经费支持。实施苏州高新区产业紧缺人才计划,每年资助企业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400名以上,给予每人6-12万元薪酬补贴。高新区实施“先落户、后就业”行动,对全日制本科以上重点群体降低落户门槛、放宽落户条件。

同时,高新区还有序推进技能成才计划。贯彻落实苏州市“金蓝领”培育工程,实施技师研修、新兴产业、品质生活三大培训计划。推动技能成才“零门槛”,外地户籍劳动者与本地户籍人员同等享受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扶持力度,对年输入技能人才200人以上的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给予5-10万元奖励。鼓励镇(街道)、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开展技能竞赛,开展“高新匠领”技能竞赛并积极承办市级以上各类技能竞赛,营造技能成才氛围。创新与属地职业(技工)院校的对接合作,以与苏州技师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开展战略合作为试点,构建技能人才培育“校地”联动长效合作机制。支持职工提升学历水平层次,提升至本科学历给予3000元补贴,提升至研究生学历给予5000元补贴。

此外,高新区进一步畅通劳动者职称评价通道,对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劳动者,全面取消学历、户籍等限制,纳入相关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范围。建立相应激励措施,推动区内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及评价机制,自主实施职工技能人才水平认定。依托行业协会(组织)、职业(技工)院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及评价机制,力争年新增高技能人才数位居全市前列。

 

构建劳资和谐新关系

夯实“暖人”新基石

        《方案》中明确,高新区将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实施《苏州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正向激励的意见》,不断完善优化和谐企业评价体系,原则上,市级以上“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和谐企业及其负责人中产生。确保到2020年底全区培育各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数占单独已建工会且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比例达65%以上,2022年底达75%以上。健全企业集体协商机制,非苏州户籍劳动者超过50%的企业,在开展劳动标准制订、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该群体职工代表不低于50%。

同时,高新区构建 “一站式”劳动维权服务,强化劳动信访接待调解中心建设,推动劳动监察机构和仲裁机构衔接联动。完善工会、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梳理事项清单,确保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最大程度吸纳各类劳动者参加工会组织,围绕帮扶救助、意外事故保险、职工疗休养等深入开展工会特色服务。

此外,高新区严格遵照月足额支付工资规定,完善根治欠薪责任清单,切实保障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建立健全联合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工作机制,全面统筹人社、住建、交通运输、水务等行业部门监管资源和力量,着力构建提前介入、高效联动工作协调机制,重点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以及制造、餐饮、家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治理力度。常态化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注重对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职业中介违规收费和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现象的打击力度,营造公平规范的劳动者就业环境。

 

巩固深化改革新成效

烘托“留人”新氛围

        为给劳动者创造良好的环境,高新区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提升“留人”吸引力。《方案》中明确,高新区将实施政策性租赁住房三年计划,累计筹集3100套以上小户型(单间面积30平方米左右)、低租金(市场租金70%左右)政策性租赁住房,解决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及新落户大学生的住房困难。在大型集宿区域建设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法律宣传栏等公共服务阵地,营造充满人文关怀、健康向上的新市民生活环境。持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有序开展外来务工子女积分入学,至2020年底开放积分入学公办学校22所。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尽最大努力满足符合报名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入园需求。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社区、企业和楼宇活动,构建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康复全过程服务,打造安心放心舒心的健康就业环境。推进职工无差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覆盖范围,提升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水平,强化大病保险兜底保障功能。

同时,高新区开展“最美劳动者”的申报和甄选工作,获得市级“最美劳动者”流动人口积分一次性可加20分,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人社部门定点机构培训合格证书的,按相应培训补贴标准金额给予个人同等奖励,连续3年累计不超过1万元。强化服务资源叠加,开展“奔跑吧青春”、高新青年公益蓄力跑、很“高新”遇见你等公益活动,组织青年劳动者参与健身、公益和交友联谊活动,扩大青年劳动者朋友圈。开展爱心暑托班,为青年劳动者子女提供暑期陪伴、自护教育等服务。探索建设 “城市书房”特色文化空间,年内新建2家社区图书分馆以及3家特色图书分馆。组织好“劳动光荣周周乐”逐梦天堂•职工舞台系列文化活动,将生产和文化生活结合起来,把劳动者和文艺工作者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的一线劳动者汇演、比赛等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家在苏州”良好氛围。

此外,高新区还简化政务服务提升“留人”亲和力。组织实施好《苏州高新区新市民事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设立新市民事务中心,打造以大数据共享服务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管理平台,为新市民提供优质快捷的公共服务。实施新型“套餐式”集成服务,区镇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行政许可事项总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70%以上,让劳动者创新创业“到了高新区最高兴”。(夏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