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苏州日报》2021年6月7日头版
苏报驻高新区记者 刘晓平 苏报通讯员 施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创新一直是苏州高新区人矢志不移的追求。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苏州高新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创新。
谋创新,抓创新。前不久,《苏州高新区创新型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炉。计划明确了三年内苏州高新区各级各类创新型企业培育数据:力争到2023年末,有效国家高企达2200家以上;新增独角兽培育企业19家以上,累计达38家以上;新增各级各类瞪羚企业60家以上,累计达260家;省民营科技企业达430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评价入库数达到1900家以上。
晒出目标,亮出行动。未来,高新区将从加强创新企业源头引育,强化企业梯次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以及构建企业服务体系等多角度出发,致力打造一批以瞪羚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等为代表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高企培育入库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四级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
全年共认定高企380家
筑牢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
日前,富春江路西侧,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园加速器隔壁,占地面积33.4亩,建筑面积达47000多平方米的工地上一派繁忙:工人抓紧施工,项目负责人来回奔忙。作为虎丘影像(苏州)有限公司的总部新大楼,这里建成投产后,三年内预计实现产值超10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谈及不久的未来,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劲松一脸憧憬。
依靠照相和印刷技术“起家”,在近40年的发展进程中,虎丘影像历经多次技术革新,目前以医用胶片打印机和环保型热敏影像耗材产品为主营业务,2019年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迈出的每一步背后,都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扶持和帮助。”周劲松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更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一直以来,高新区致力于壮大全区各类企业群体规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显示,2020年,高新区全年共认定高企380家,较上年增长22.2%;净增高企280家,较上年增长58.19%;有效高企数972家,较上年增长40.46%,位列全市第三。
在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的同时,高新区统筹推进其他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三类后备库企业均在2020年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542家,较上年增长167.24%,入库总数位列全市第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当年备案721家,较上年增长91.76%,获批数位列全市第一,累计达2643家;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当年入库384家,累计达882家。
“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将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加以集聚整合,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和倍增效应。这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关键指标’。”高新区科创局高新处处长马春黎说。
力争三年内新增科技领军人才超1000名
开源引流扩增“蓄水容积”
今年4月2日,一场重点科技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再次让高新区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82个高质量科技项目和一批院所平台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156亿元,这意味着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再添强劲动力。
发展的脚步越迈越稳,越迈越大。如何破解要素制约,持续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为区域发展积蓄新动能,再创新优势?“加强创新企业源头引育,通过招商、人才引进、建设‘双创’载体以及强化院所策源功能,这是创新型企业‘量质同升’的关键所在。”高新区科创局副局长陈婷说。
“大招商”“招大商”是源头活水。当前,高新区正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等全区主导、先导产业,深化产业化项目招引工作,实施“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心打造江苏省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和医疗器械加速器,依托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母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引进产业化各阶段医疗器械企业;以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太湖云谷、腾讯(苏州)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产业集聚;在工业控制、智能检测等领域,加强引进整机及关键零部件行业领军企业。
人才是关键。《计划》进一步明确,高新区力争未来三年内新增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努力推动人才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到2023年,人才企业入选高新技术企业的比例提高到60%左右;力争3年内新增科技载体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引进(新设)创新型企业3000家;力争3年内通过院所新引进或孵化科技型企业35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目前已集聚大院大所超100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院所既是人才的聚宝盆,也是孵化创新型企业的摇篮。2020年,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孵化的中科禾信(苏州)遥感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不仅先后引进和孵化了泽达兴邦、微木智能、和迈精密等多家“明星企业”,在它的“技术加持”下,老牌园林企业苏州新城园林发展有限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其产业化公司——上源环工生态环境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也在2020年获得了高企认定。
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列全省第二
硬核举措助推“加速成长”
近一两年来,辖区企业山石网科喜讯频传。
去年底,该公司防火墙、流量分析、数据库审计、网络入侵防御等19类、64款产品入围中央政府采购网,入围型号数量创历史新高;今年2月下旬,山石网科获得2020年度“中国网络安全与信息产业金智奖”双料大奖,“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奖”,同时,凭借“构建智慧医疗可持续安全运营体系”解决方案荣获“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
从2011年落地高新区至今,扎根十年,收获累累。如今,山石网科公司已成长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独角兽企业、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以及高新区独角兽培育企业,并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活力、热情,以及随处可见的关心,都是我们发展提速的重要因素。”山石网科董事长罗东平说。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加速度,目前,高新区通过建设高新区(虎丘区)科技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已经建立起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企业从落户、人才引进等咨询对接,到登记注册、项目建设以及后续发展的投资融资、人才培训、创业辅导、技术创新、市场信息等,都可获得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精耕细作培育,一大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快速诞生、成长、集聚。数据显示,2020年,高新区共有1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29家瞪羚企业分别入选苏南自创区潜在独角兽、瞪羚企业名单,其中,潜在独角兽企业入选数位列全省高新区第二。
目标再高一些,步子再大一些。让一批具有高成长性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为瞪羚企业、独角兽(培育)企业,高新区再出“硬核”新举措。《规划》明确,在资金支持方面,高新区对首次入选区级独角兽培育和独角兽企业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0万元的奖励;对当年新认定的区级瞪羚和瞪羚培育企业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将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咨询和政策支撑等一站式服务,力争3年内新增创投机构300家,新增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基金100支,到2023年,全区科技信贷规模累计超过100亿元。
同时,为培育工作“赋能提速”,作为科技部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高新区还正在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积分评价体制,将出台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实施方案》,构建赋分体系,以求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精准画像,精准支持。
用行动把规划落到实处,高新区科创局局长李伟说:“接下来,区科创局将紧密联合其他部门和乡镇街道板块,在三年内对全区科技型企业分四层梯队式进行大力培养,加快发现和精准支持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切实提高精准施策的能力,为进一步谱写‘两区一前列’新篇章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