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于《苏州日报》2021年07月07日头版
苏报驻高新区记者刘晓平苏报通讯员夏燕燕
进入7月,火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和往年一样,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高新区分会场系列活动如期开启。2021第一届上大—合工“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产业发展论坛、太湖科学城论坛、产才项目对接、创新创业大赛……一场更比一场火爆的招才引智活动,是苏州高新区面向广大创新创业人才发出的盛夏邀约,更是苏州高新区广纳天下英才的诚心与热情。
数据显示,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前十二届活动中,共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3500名高层次人才参加了苏州高新区分会场活动,苏州高新区通过创业周已累计落户项目925个,其中,近50%的落户人才具有博士以上学历,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7人、省双创计划35人、姑苏领军人才66人,创业周已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新区迈入‘第四个十年’的崭新征程之际,将持续扩大人才‘朋友圈’,提升人才‘获得感’,增强人才‘归属感’,加大对人才精准支持,在‘医食住教行’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举措,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乐土。”苏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毛伟表示。
构建全周期全要素扶持体系
全区拥有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超1800人次
落户不到半年,先后获得100万元安家补贴、100万元项目资助,对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博士苗霈来说,机遇与温暖同在,“选择高新区,真是选对了地方。”
让每个选择闪闪发光。今年2月,回国后的苗霈任职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致力于高功率、高效率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芯片的研发。“我们的目标是,未来三年可实现多结堆叠高功率VCSEL、倒装背发射高功率VCSEL的小规模化生产,实现目标产品收入5000万元。”苗霈说。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为营造更优更浓的创新创业氛围,近年来,高新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全方位的扶持体系,“努力实现‘人到苏州才无忧,才聚高新最高兴’。”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瑛说。
去年11月,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发布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的人才新政。政策中明确,高新区每年立项支持200名以上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项目扶持经费、600万元的安家补贴、2000平方米办公场所三年全额租金补贴。对于创新领军人才,苏州高新区加大支持比例,每年立项支持提升至30个,给予最高100万元的项目经费和100万元的安家补贴。
今年以来,高新区先后设立圆梦创业慈善基金,建起青年人才驿站,对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最高20万元捐赠和7天免费住宿。同时,重点实施乐居工程,鼓励新建商品住宅项目按一定比例配建人才住房,构建全区统一的人才优租房管理运营平台,加大各类人才租房补贴标准。
与暖心政策同步,更多贴心服务紧随而来。今年1月,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启用,在全省率先打造“审批+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响有深度、有精度、有速度、有温度的“四度”特色服务品牌,提升人才服务获得感。同时,将年满60周岁的创新创业人才父母(不限户籍)纳入区养老服务对象,免费享受每户每月最高48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优先安排入住区内养老服务机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越来越多像苗霈一样的高层次人才栖息高新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集聚高层次人才3.9万人,拥有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超1800人次,主要人才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产才融合释放人才“场效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达62.8%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除了完善的引才体系,来到高新区的人才惊喜地发现,“这里,上下游产业配套较为完善,区位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优越,行业人才高度密集。”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评审专家王冰坦言,来到了高新区,就是选对了一个大展拳脚的舞台。
梦想由此起步。去年8月,王冰在高新区成立了麦科奥特(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约5.5亿元,建设“多肽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约50亿元,年综合税收不低于5亿元。
产业兴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在高新区,人才和产业发展“比翼双飞”,互促共进,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麦科奥特(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作为全省范围内唯一重点支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地区,统计显示,高新区“十三五”期间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每年增速超30%,目前已累计集聚医疗器械领域各级领军人才370余人、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
为了更好地促进该产业发展,高新区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医疗器械产业母基金,组建了苏州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公司,28万平方米的江苏省医疗器械科技企业加速器建成投用,总体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的生命健康小镇加快推进建设。同时,《苏州高新区推进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该《计划》明确,高新区将每年力争新增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企业超200家,2023年营收规模达到800亿元。
产业的高度决定了人才的层次,而人才又是产业腾飞的翅膀,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高新区已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以及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62.8%、56.3%,产才融合,人才“场效应”持续放大。
“双创”生态圈持续迸发新活力
人才企业“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人才纷至沓来,如何涵养生态,厚植“双创”沃土,让一棵棵人才企业“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精心构筑的“双创”生态圈让辖区蓬勃向上、技术超群的双创主体正不断涌现,双创动能持续释放。
每年高新区都会组织多次创新创业大赛和路演。在大赛中,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郑国砥梦想启航:比赛获得了10万元奖励,申请到了100万元项目资助和100万元安家补贴,并顺利落户在苏州创业园。目前,该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3项,已授权相关知识产权16项,“未来,定然会越来越精彩。”郑国砥说。
为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创业孵化载体不断完善。辖区重点打造了苏州创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等载体,并打造了“苏州创客峰汇”众创空间集聚区,已引进众创空间71家。同时,高新区正加快建设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太湖科学城,并引进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等超过100家大院大所平台。截至目前,院所平台累计引进孵化企业580余家,实现营业收入超50亿元。
为了让人才发展有空间,事业更出彩。高新区成立了苏州高新科技招商中心有限公司,全面负责科技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工作。同时,还着力营商软环境建设,制定出台《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办法》,每天安排专人负责重点项目的审批进度跟踪服务,密切对接企业需求。
“接下来,高新区将一如既往会聚八方英才,拥抱全球智慧,持续推动创新创业生态优化,为创业的梦想点亮前行的明灯,全力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毛伟表示。